尊龙凯时app-凯时尊龙
尊龙凯时app-凯时尊龙 > 评论列表 >

艺评成都 | 王兴国:巴蜀书画文脉远 成渝联动气象新——兼论“巴风蜀韵·四川重庆篆书临创邀请展” -尊龙凯时app

来源: 成都文艺网         作者:成艺                2023-08-21 09:09:33


微信图片_20230821091339.jpg


编者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是一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平原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有“自古文人皆入蜀”之美称。

迈步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文艺评论工作者更应有新作为新担当。当前,在新思想指引下,成都市正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为进一步提升“成都造”文艺精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更好服务四川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市文联聚焦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文艺出精品、出人才、出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巴蜀文明、弘扬天府文化,与中国艺术报社创办了“艺评成都”专栏。

近日,“艺评成都”栏目刊发了由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王兴国撰写的《巴蜀书画文脉远 成渝联动气象新——兼论“巴风蜀韵·四川重庆篆书临创邀请展”》。

微信图片_20230821091340.png


▲“艺评成都”评论文章在《中国艺术报》刊发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接下来,“艺评成都”将持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的文艺评论文章,让文艺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中持续发挥作用。让我们共同关注成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全文如下:巴蜀书画文脉远 成渝联动气象新 ——兼论“巴风蜀韵·四川重庆篆书临创邀请展”


作者:王兴国


巴蜀文脉绵长交融,历代众多文人墨客都曾流寓往来于两地。远者如李白、杜甫、陆游、范成大,近者如郭沫若、张大千、赵熙、刘孟伉等等,他们都是巴蜀大地共同拥有的文化品牌。今天,当社会经济、交通高度发达后,两地联系更为密切。特别是2020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列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成渝两座城市无论经济合作还是文化交流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融合发展新气象。在此背景下,成渝两地合作筹办了系列书画交流活动,如2020年“巴风蜀韵——巴蜀文史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展”,2021年“风华百载伟业千秋——川渝政协书画联展”,2022年“青春礼赞”川渝大学生书画大赛,2023年“‘双城新绿’成渝书画名家笔会”等等;成都各区县如锦江区、武侯区、龙泉驿区分别与重庆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等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成渝双城书画交流活动频繁,文化互融联动机制正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今年5月、6月,由四川省书协和重庆市书协共同主办的“巴风蜀韵·四川重庆篆书临创邀请展”分别在成都、重庆开幕,此展引起各方关注,成为近年来川渝书法联展的代表性活动之一。展览由两地书协各遴选20位作者参展,他们中有的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成名,有的则是近几年国展、四川省展中的获奖新秀;其年长者将近古稀,年少者才逾弱冠,可谓少长咸集、群英荟萃。特别是几位老先生在书法篆刻领域孜孜以求数十年,至今仍然奋斗在创作、教学第一线;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则乘势而上,勤奋磨砺,文思敏锐,年富力强,在各类展览中频频折桂,成为当下巴蜀书坛的生力军,充分展示了成渝两地书法作者的实力和书法事业的新局面。

当代巴蜀地区的篆书篆刻创作有可圈点之处。近百年来在赵熙、谢无量、刘孟伉、冯健吾、徐无闻、周永健、何应辉等一大批名家影响下,成渝地区书法氛围一直较好,名家引领效应十分明显。本次“巴风蜀韵·四川重庆篆书临创邀请展”要求每位作者提供一件临摹历代经典之作,同时围绕巴蜀文化选择文本进行创作,“一临一创”两件作品参展。为丰富个人面貌,再提供一件篆书代表作品线上展览和编入作品集。

展览呈现了三个亮点:一是以“临帖展”的方式展示了当代巴蜀书家们注重学习经典,坚持“守正创新”之书学理念。从临摹范本看,举凡历代篆书经典几乎都有涉及,书体面貌十分丰富,反映了两地作者书法学习取法对象之广泛性。其二,通过参展者(实力派书家)的临帖示范,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范式。展览中可见作者技法精熟,临摹能力极强,临摹作品形式逼真,章法耐观。同时,两地书家在临摹与创作取法上存在不同追求。有数位作者同时临写一个碑帖的情况,但他们都有鲜明的个人追求和审美取向。比如同为临摹《秦诏版》,有的古拙豪放,有的则秀雅规整;临摹“二李”,有的整齐严谨,有的则更为灵动多姿;临摹《墙盘》,有的在字型上取纵式,用笔干净利落,气息温润雅致;有的则取横式,线条厚实,气势雄浑。总体看来,重庆作者中更多偏重对传统原貌的坚守,如傅舟、张一农、吴云斌、李健、马小杰等人,他们可能受徐无闻先生影响较多,作品更为严谨整饬。四川作者则更富浪漫气质,书写激情飞扬,结字开张奔放,注重金石意味,郭强、刘健、王道义、曾国武等人无论临摹还是创作都体现了更加高古凝重、率意恣肆的个人追求。其三是注重学术引领和评论工作。本展览征稿之初即提出临摹要求和创作题材要求,要积极反映巴蜀地域文化;同时组织重点作者反复看稿,审核创作内容与文本;展览中配备书法专业大学生作讲解员,组织两地评论家们联合推出一系列评论文章与作品同期网上展出,这是近年来书法展中少有的一种尝试。

总之,本展览呈现了近年来成渝两地书家们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之态势,对于两地书法艺术事业发展大有裨益。相信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双城文化互融联动机制将会更发达,两地艺术家们亦将不断“攀原登峰”结出更多硕果。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821091340_1.jpg


王兴国,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三级教授,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