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app-凯时尊龙
尊龙凯时app-凯时尊龙 > 评论列表 >

艺评成都 | 郦沄:聚力文化名城建设,强青年文艺川军 -尊龙凯时app

来源: 成都文艺网         作者:成艺                2023-06-14 11:11:27

4.jpg

编者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是一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平原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有“自古文人皆入蜀”之美称。

迈步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文艺评论工作者更应有新作为新担当。当前,在新思想指引下,成都市正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为进一步提升“成都造”文艺精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更好服务四川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市文联聚焦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文艺出精品、出人才、出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巴蜀文明、弘扬天府文化,与中国艺术报社创办了“艺评成都”专栏。

近日,“艺评成都”栏目刊发了由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专委会副秘书长、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郦沄撰写的评论文章《聚力文化名城建设,强青年文艺川军》。


微信图片_20230609154541.png

▲“艺评成都”评论文章在《中国艺术报》刊发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接下来,“艺评成都”将持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的文艺评论文章,让文艺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中持续发挥作用。让我们共同关注成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全文如下:

聚力文化名城建设,强青年文艺川军

作者:郦沄


青年因城市而居,城市因青年而兴;一座城市的气质既含蕴深厚的文化积淀,又因富有活力的艺术呈现焕发新的生机。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将成都建设为世界文化名城的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综合实力快速增长,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也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迄今为止,成都已连续14年被《瞭望东方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鉴于此,聚力文化名城建设,强青年文艺川军,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城市文艺繁荣,进而彰显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誉度,无疑亟须且必要。

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崇德尚艺,修养守正之品;既要不断提升个人艺术素养,还需在创作中坚守底线思维,高扬人民性,传播正能量。不久前,某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侮辱人民军队的内容,影响极为恶劣。作为“玩梗”的“冒犯的艺术”,脱口秀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跨界创作。然而突破边界亦要有一定的限度,真理哪怕是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变成谬误。“文艺两新”的发展既要积极鼓励、持续建设,也要把好尺度,不能以哗众取宠、颠覆主流意识形态来搏所谓的“出圈”“出位”。做艺先做人,做人德为先。青年文艺工作者唯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上向善,持之以恒,方能扬诗性正义,成鸿鹄之志。

置身成都这片热土,青年文艺工作者自要深耕天府大地,打造时代精品,着力推动本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市”,实则拥有颇为“青春”的人口,截至2022年底,“蓉漂”青年多达683.49万人。古蜀数千年前的太阳神鸟、古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国文化与神秘古韵的琴瑟和鸣、吟咏蜀地风华的诗词歌赋等都为本土文艺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综观成都这一非遗重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25项、省级非遗名录86项、市级非遗名录118项。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与“互联网 ”的发展,新兴技术催生了样式繁多的新艺术形式,元宇宙、沉浸式戏剧、短视频、青年社区文创……天地广阔,不一而足。青年文艺工作者在萃取天府文化精华的前提下,将新技术、新表达与城市气质、城市形象有机统一,古今融汇,中外互鉴,创新创意,多出精品力作,讲好成都故事,努力实现民族文艺的有效国内国际传播。

成都青年文艺工作者要争当文艺主角,凝心聚力本土文化名城建设。文艺的未来在于青年。将成都打造成世界文化名城,理应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搭建更多建功平台,让其有机会走上台、挑大梁、当主角。近年来,斩获“荷花奖”的舞剧《努力餐》,摘取“文华大奖”的川剧《草鞋县令》,无一不有成都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助力与坚守。“老带新”的传承也好,“扶上马,送一程”也好,其目的显然是文艺青年的培养与人才建设。实际上,让成都青年文艺工作者在城市更有为,就是要将其个人理想、人生追求、艺术生命与城市建设、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同时汇聚“文艺两新”力量,使青年文艺创作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贴近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同行,进而让城市因青年文艺事业的崭新发展熠熠生辉,让城市的名片洋溢文艺之光、青春之魂。

同理,也只有青年文艺川军强起来,成都乃至四川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成都气质与天府形象也才能日出光华,更有韵味。鉴于此,以成都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培养与人才建设为抓手,以青春辉映使命和担当,以文艺创作赋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便具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640.jpg

郦沄,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四川省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专委会副秘书长、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
网站地图